“从前期自治州群众工作督导成效上看,督导组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常规督导工作不够聚焦,面上问题仍然较多,执纪问责宽松软,发现的问题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被督导单位的政治生态和风险隐患。”这是近日巴州第八轮群众工作督导推进会上,督导组组长交流发言时的一幕。
9月21日以来,巴州纪委监委持续聚集聚力总目标,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督导,以钉钉子精神把压力传导到最基层,从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完善督导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创新督导方式、扎实落实整改”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打造群众工作督导升级版。
在重点工作上,巴州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学习自治区纪委监委 “9·21”会议精神,按照“标准具体、可操作、可考核”原则,制定《自治州群众工作督导提质增效月活动推进方案》,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明确工作目标,紧盯民族团结一家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综合评估分析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换挡提速,推动群众工作督导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制度给群众工作督导提供可靠保障。
针对部分督导组成员不熟悉业务,对基层情况不了解等问题,巴州纪委监委通过抓好督前培训,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督导的战斗力。在每轮督导前,邀请州政法、统战、民宗、维稳、扶贫等部门相关干部授课指导,紧扣督导工作重点进行辅导,明确和统一政策标准,提高督导干部查隐患、查漏洞、查短板、查风险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认真落实督导组组长负责制,组建120人的督导人员库和50人的特殊人才库,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教育、监督、管理,将督导组工作人员在督导期间的现实表现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为统一督导标尺,巴州纪委监委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行“三必谈”“五必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一把尺子量到底”,对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组合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其“保护伞”、干部作风建设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导检查,对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情况、促进旅游发展情况等5项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在督导中,执行纪律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切实解决群众工作督导尺度大小的问题,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真正达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目的。
与此同时,巴州纪委监委还建立了群众工作督导定期回访机制,不定期向被追责问责对象所在单位了解现实表现、问题整改情况和群众满意度;建章立制规范整改程序,针对自治区反馈的问题线索3个工作日内反馈到相关县市及责任单位;自治州每轮常规督导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到相关县市及责任单位;对自治区反馈的问题线索限时整改,立查立改的7日内完成整改并上报;群众诉求符合政策的及时答复解决。群众督导办公室每15天对问题线索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30%。对核查不深不细、该发现未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的,严肃追责问责。及时对典型案件进行分析研判,针对案件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制度漏洞和监管盲点,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整改和集中整治。
9月21日以来,巴州第八轮群众工作督导共对八县一市的197个乡镇(街道)、377个村(社区)、97个部门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入户走访3505户10093人;发现问题线索2150条,其中,立查立改问题322条;上报专报14期。(巴州纪委监委 李众旺 杨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