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州纪委十届四次全会

    巴州:一线“墩苗” 淬炼执纪尖兵

    发布日期:2018-12-13信息来源:人民网浏览次数:0

     缺乏工作经验,是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的普遍短板,但对于巴州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来说,这个“标签”早已褪去。 

    参加过两轮自治州群众工作督导的郭猛说,行走在田间地埂,盘坐在农家炕头,与百姓跨过沟渠聊生产、蹲在房前拉家常,渴了舀一碗缸里的水,饿了啃几口锅灶上的馕,老百姓什么都说、什么都谈,为民做主、为民办事就是实实在在,在回访时,百姓见了你就和亲人一样,心里的成就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的“练兵场”,通过群众工作督导、“访惠聚”驻村等活动,让年轻干部沉下去“墩”、派出去“练”,经风雨、接地气、察民情、提能力,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总目标意识。选派年轻干部担任群众工作督导组、巡察组、“访惠聚”驻村工作联络员,负责提炼和分析乡镇、村(社区)及被巡察单位在履职尽责和聚焦总目标方面的典型做法、薄弱环节、需整改的问题等并形成工作专报,由督导组、巡察组“会诊”“把脉”,倒逼年轻干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现在谈话调查时,我会更有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认真做好笔录,师傅给我的压力同样是我向前的动力!”第三执纪监督室的刘超说。

    把年轻干部推到办案的“最前线”,采取年轻干部“主办”的方式,促其迅速进入“角色”,由“师傅”带队,将案件初核、审查调查、报告撰写等环节交由年轻干部具体负责,完成了年轻干部从被动干事到用心谋事、主动干事的转变,使年轻干部得到了淬炼。

    好平台激活了年轻干部“一池春水”,更形成了“鲶鱼效应”,激发了全委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以来,巴州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522件,较去年增长了493.9%,这其中与年轻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密不可分。

    一线墩苗育尖兵,多方淬炼促蜕变。巴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参与一线锻炼,机会难得,这样的好处就是摆脱了以前干部镀金式、呵护式培养,让真正有能力、能担当、肯吃苦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同时也实现了干部历练和党的事业推进的“双丰收”。(巴州纪委监委 李众旺 贾凤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