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律监督

    微故事 | 匿名“茶叶”

    发布日期:2021-10-08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同志,您看,这是有人给我送的‘快递’,虽然不清楚寄件人是谁,但这里面的东西大有乾坤,思来想去还是交到你们这里我们才放心。”日前,若羌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组办公室里,3位“特殊”的访客正抱着一个快递说道。

    原来,前一天下午,住建局干部韩某接到值班室的电话,说自己有个快递在值班室。韩某刚接到电话时还很意外,近期没在网上购物,怎么突然冒出来个快递,然后就跟爱人打电话确认,询问是不是爱人买的东西留的韩某的地址,结果爱人也说没有买过东西。心里犯嘀咕的韩某,就去值班室看谁给他寄的快递,当他一看收件人确实是自己,但是寄件人只写了个张先生,出于好奇,韩某就打开了快递,打开快递的瞬间,韩某眉头紧锁,3盒价值不菲的茶叶和一张纸条赫然在目,打开纸条,上面写着节日问候语,还“特意”备注了3盒茶叶的“归属人”,并委托韩某将茶叶代交给其单位的另外两名同事。

    看到纸条,韩某才明白过来,这是有人借节日之名,向自己和同事赠送的高档礼品。“这个寄件人张先生到底是谁?意欲何为?”脑子里带着一连串的问号,韩某立即与“被点名”的两名同事联系,可一番谈论下来,谁也说不清这茶叶和纸条到底是怎么回事。随后,3人决定将包裹退回,当到快递公司退包裹时发现,寄件人的电话是虚拟号码,无法接通。于是,3人静下心来,商讨这个无法退还的“包裹”到底怎么处理。

    韩某等人深知“天上绝对不会掉馅饼”,这绝对是某个别有用心的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才给他们赠送高档礼品。

    韩某等人会想起一个月前召开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违纪违法案例中的党员干部无一不是从最初的不敢、不愿到小恩小惠、礼尚往来,再到胆子越来越大,从收礼到收钱,他们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一剂“清醒剂”。

    他们明白,如果收下这茶叶,损害的是党员形象,破坏的是公平的营商环境。身为党员干部必须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将“来源不明”的包裹上交党组织。因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听到韩某等人的来意,若羌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让韩某等人填写了《主动上交财务清单》,赞许了韩某等人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上交财物的行为。

    近年来,若羌县纪委监委坚持强化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在做实审查调查的“后半篇文章”上不断取得成效,着力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若羌县纪委监委 苏明明 | 责任编辑  古力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