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巴州:擦亮“探照灯”打通巡察“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0-08-18信息来源:巴州日报浏览次数:0

    日前,一则“关于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的消息被我州各族干部群众转发关注。在距焉耆县城约50公里的七个星镇霍拉山村,由全村90户村民组成的微信群对此消息的讨论尤其热烈。

    “真是大快人心!”“打贫困户的主意,他是吃了豹子胆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来,这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有一起与霍拉山村有关,涉及该村党支部原副书记艾海提·肉孜。

    焉耆县七个星镇霍拉山村,2016年以前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9年2月,焉耆县党委第二巡察组进驻霍拉山村,对该村党支部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

    巡察组进驻第二天一大早,巡察干部热依汗古丽·卡德和往常一样,打扫完办公室卫生,正准备开始工作,她眼睛余光看到,接待室外一位老人来回踱步,偶尔往接待室瞅一眼。

    多年的巡察工作经验告诉热依汗古丽,是“客人”来了。

    她迎上前对老人打招呼:“大叔,外面冷,请屋里坐。”

    老人有些迟疑,跟着她走进接待室。

    热依汗古丽端上热茶,放在老人面前,随后关切地询问:“大叔,您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老人捧起茶杯,双手微颤,点点头说:“你们可得给我保密!”

    “一定保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您放心说。”热依汗古丽说着,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一五一十地记录老人反映的问题。

    据老人反映,村党支部副书记艾海提在2013年12月,与村里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托养牛协议,协议中约定按期给贫困户分红,但从2013年至今,艾海提总以牛生病为由,拒绝向贫困户分红。

    热依汗古丽第一时间向巡察组汇报了这一情况。随后,巡察组深入调查发现,艾海提在托养牛到期后,前期一直拒绝向贫困户分红,但随着近几年巴州正风反腐力度越来越大,艾海提迫于压力,在农户的多次索要下,仅支付部分欠款,将剩余的4.2万元归其个人使用。

    情况查明后,巡察组当即向霍拉山村党支部下发了立查立改整改通知单,督促村党支部立即整改,并跟踪督办。在巡察组撤点前,艾海提上交了两万元分红款。

    巡察结束后,巡察组针对艾海提拖欠分红款的问题,又多次深入七个星镇霍拉山村督促落实巡察整改情况,压紧压实村党支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今年6月,艾海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剩余的2.2万元上缴廉政账户,全部返还给贫困户。

    这是巴州提升监督质效、扎实推动巡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治理基层“微腐败”的一个缩影。目前,巴州已累计巡察489个村(社区),覆盖率达80.83%。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探照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化开展村(社区)巡察,并抓好‘成果运用’这个关键,做实后半篇文章,切实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巴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