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的消息引起巴州各族干部群众广泛转发关注。在距离焉耆县城50公里的七个星镇霍拉山村,全村90户村民正在微信群里热烈讨论。
“真是大快人心!”“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来,在这些典型案例中,有一起与霍拉山村有关:涉及该村党支部原副书记艾海提·肉孜。
霍拉山村,海拔3647米,位于霍拉山边缘,焉耆县西侧,全村共90户315人,耕地面积2150亩,2016年以前是自治区级贫困村。
去年2月,焉耆县党委第二巡察组进驻霍拉山村,对该村党支部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在巡察组进驻第二天的一大早,巡察干部热依汗古丽·卡德和往常一样,打扫完办公室卫生,正准备往电脑中录问题线索,这时她看到接待室外一名老人来回踱步。
多年的巡察工作经验告诉热依汗古丽·卡德,老人有事。
热依汗古丽·卡德连忙迎上前,对老人打招呼:“大叔!外面冷,进屋里坐。”
老人略有迟疑,跟着她来到接待室。
热依汗古丽·卡德端上热茶,放在老人桌前。“大叔,您可是遇到难事了?”
老人捧起茶杯,双手微颤,点点头说:“你们可得给我保密!”
“一定保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您放心说。”热依汗古丽·卡德打消了老人的疑虑,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问题。
据老人反映:村党支部副书记艾海提·肉孜在2013年12月,与村里的6户贫困户签订了托养牛协议,协议中约定按期给贫困户分红,但至今艾海提·肉孜总以牛生病为由,拒绝向贫困户分红。
热依汗古丽·卡德第一时间向巡察组汇报情况。随后,巡察组干部深入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巡察组发现,艾海提·肉孜在托养牛到期后,前期一直拒绝向贫困户进行分红,但随着近年来巴州正风反腐力度越来越大,艾海提·肉孜迫于压力,在农户的多次索要下,仅支付部分拖欠的分红款,将剩余4.2万元归其个人使用。
情况查明后,巡察组当即向霍拉山村党支部下发了立查立改整改通知单,督促村党支部立即整改,并跟踪督办。在巡察组撤点前,艾海提·肉孜上交了欠付的分红款2万元。
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将反馈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列出任务清单,逐一细化工作措施,逐件明确整改时限。针对艾海提·肉孜拖欠分红款的问题,又多次深入霍拉山村督促落实整改情况,压紧压实村党支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随即,艾海提·肉孜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按程序追缴剩余的2.2万元分公款。目前,剩余分红款已经全部返还贫困户。(新疆巴州纪委监委 李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