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决战脱贫攻坚 | 牧民的新生活

    发布日期:2020-05-20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近年来,和静县克尔古提乡克尔古提村以转变牧民传统的游牧生活、提高收入为重点,突破传统畜牧生产模式,以“山上繁殖、山下育肥”的形式,大力发展庭院养殖,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牧民乃德买是第一个响应的人。

    “以前我是靠游牧生活,日子过得很不好。眼看别人家都富起来了,自己还是贫困户,总觉得很臊面子,我早就想改变,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村干部动员我们搬迁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我就率先从山上搬迁到了山下的牧民定居点——阿牧楞小区。一年后,我就享受到了政府给的扶贫母牛,这头牛生了一头牛犊,给我带来3000元的收入,这笔收入坚定了我发展家庭畜牧养殖的信心,后来,我又享受国家贴息贷款5万元,全部用来买了牛,现在我家牛已发展到40头。”说起自己的脱贫路,乃德买十分激动。

    乃德买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均纯收入只有2580元;2017年,乃德买成功脱贫,并用实际行动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9年,乃德买家的纯收入达到了25859元。

    牧民乃德买走上了富裕路,日子越过越好,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我去年引进了12只西门塔尔牛,每头牛给我带了4000元的纯收入。今年又引进了9头西门塔尔种牛,打算再引进多胎羊搞育肥,然后申请成立一家合作社,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今年预计我的纯收入比去年还要翻一番。”

    勤快、努力、好学是乃德买的包联干部对他的评价,看到他如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划,大家都很高兴。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如今,克尔古提村在阿牧楞居住的38户牧民已经有22户牧民发展庭院畜牧养殖。

    在工作队、村“两委”和全村牧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克尔古提村已经形成了以发展庭院经济、壮大畜牧养殖为主导,特色旅游服务项目为突破口,劳动力就业转移为辅的脱贫增收模式。现在每户牧民家中都有一个增加收入的渠道,全村牧民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十足。

    同样,走进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一排排的富民安居房规划整齐,水、电、暖皆通,村民小菜园打理的井井有条,房间内电视、沙发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这里的牧民同样过上了幸福生活。

    今年54岁的艾力曼曾是察汗乌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已是村民眼中种植辣椒的“明星”。这个转变还得从2007年说起。

    那一年,艾力曼积极响应政府保护草原生态的号召,从牧区搬迁到察汗乌苏村,从牧民变成农民,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让她措手不及,尤其对农区的新环境不适应,没有任何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连基本的农作物都分不清。

    面对困难,艾力曼夫妇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从那时起,艾力曼夫妇通过给别人务工,认真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及时请教,渐渐成长为种植辣椒的行家里手。

    2019年艾力曼种了160亩地辣子,纯收入20多万元,今年又种了100亩地辣子。

    艾力曼看着自己眼前的辣椒地说着:“只要肯干肯努力,一定能致富。现在国家有好的政策,今后我要种更多的地,包更多的地,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目前,艾力曼已成功成为了该村一名种植大户。顺利实现了从牧民向农民身份的转变,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在艾力曼的影响带动下,察汗乌苏村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种植工业辣椒的农户,全村辣椒种植面积达到8000余亩,成为察汗乌苏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静县纪委监委 王金花 巴特尔达来 王大为 | 责任编辑  席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