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视界

    新闻视界

    镜头 | 印记文化——烙马印

    发布日期:2020-04-15信息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浏览次数:0

    蒙古族是以从事畜牧业生产见长的民族,自古以来畜牧业生产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迁徙征战,都离不开畜牧业。

    蒙古族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成为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生产工具,因而给马打“印记”也就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烙马印”也叫“打马印”;印记,蒙古语称“塔姆嘎”,本意原为畜印之意。

    图1 马群(摄影:王功程).jpg

    打马印一般选在清明节或端午节前后举行。牧民们赶着成群的马群,到固定的牧场集中,然后准备套马、打马印。(王功程 摄)

    按照流传下来的传统,牧民们会选出一名德高望重、骑技精湛、烙技娴熟、通晓马性的牧人执印。(王功程 摄)

    图3 套马驹(摄影:王功程).jpg

    随后,牧民们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在马群中选取、套住前一年出生的马驹。(张乃军  摄)

    最后,牧民们根据自己要打的印记符号,请经验丰富的打印师,用烧红的烙铁在被套住的马的左胯骨中心部位烙上印记。(巴图尔  摄)

    (和静县纪委监委  王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