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州纪委十届五次全会

    晒晒2019年成绩单①:涤浊扬清彰正气 破“网”打“伞”不松劲

    发布日期:2020-03-18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涤浊扬清彰正气   破“网”打“伞”不松劲

    ——自治州纪委监委扫黑除恶工作综述

    这是一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伟大斗争;这是一项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关键之举。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期的宏大视野,部署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关系网”能不能挖得出,“保护伞”能不能打得掉,是衡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自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巴州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紧密结合起来,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25件,党纪政务处分116 人,组织处理9人,移送司法机关39人。

           高位推动 全面部署  形成强大合力

    察势者智,善作者赢。巴州纪委监委始终保持对打击涉黑涉恶“保护伞”的清醒认识,把惩腐打“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树得牢不牢、“两个维护”做的强不强的重大政治任务,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亲自挂帅,组织召开纪委常委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会议和重点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与州党委政法委共同起草《自治州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工作制度》,确保扫黑除恶破“网”打“伞” 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定长期作战思想,成立州纪委监委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工作办公室,整体推进全系统惩腐打“伞”统一组织、协调、指导。研究制定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管理办法、提级办理、异地管辖、联点包案、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等6项工作措施,明确问题线索分流、受理、处置、督办等各个环节内容和任务,州、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问题线索为抓手,落实建账、分账、交账、对账、销账的“五账工作法”,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推动各职能部门在破“网”打“伞”中形成合力。

           高压严打 依法惩治 精准深挖彻查

    打蛇打“七寸”,治理要“挖根”。巴州纪委监委统筹全州破“网”打“伞”工作,在全州树立“零容忍”“无禁区”的鲜明导向,坚持“两个一律”,不论涉及到哪个层级,不论涉及到哪个领域,一律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一律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切实铲除滋生黑恶犯罪的土壤。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州纪委监委通报的州公安局副调研员董龙,和硕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文磊,博湖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云开,和硕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阿日叶等4名党员干部因涉黑“保护伞”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很大震动。与4人被查处紧密关联的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焉耆张丽俊(绰号“黑木沙”)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案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涉及领域广,案情复杂,为彻底铲除这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的“保护伞”,州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由州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包案负责,与公安机关建立双专班工作制度,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攻坚,进一步深挖扩线,采用提级办理、异地指定管辖办理等方式,一举打掉张丽俊一案“保护伞”。现已查实涉案党员干部42人,对其中6人采取留置措施,目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组织处理12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

           追根溯源  严肃问责  坚持标本兼治

    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从严追责问责,严肃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背后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失职失责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加大惩腐打“伞”力度的同时,坚持“一案三查”,把问责作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利器,倒逼责任全面落实。如,若羌县群众反映,该县王保新宗教恶势力团伙在当地瓦石峡镇长期非法从事宗教活动,强迫信教群众缴纳宗教苛税,严重违反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给信教群众财产造成损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辖区发生的异常现象不调查、不制止、不报告,失职失责,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州纪委监委和若羌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两级工作专班,集中攻坚排查失职失责党员领导干部26人,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立案审查调查,目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组织处理14人。

           源头治理  以案促改  构建长效机制

    巴州纪委监委坚持惩治和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统一,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吸引力,扎实做好惩腐打“伞”的“后半篇文章”。

    在州域官媒持续发布《关于敦促涉黑涉恶腐败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限期向组织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形成强大震慑。印发警示教育通报2期,对22件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件进行党内通报,持续释放执纪执法必严、扫黑除恶务尽的强烈信号。

    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查找漏洞、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整改落实,达到健全一项制度、规范一个单位、治理一个源头的效果。2019年,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26份,推动发案单位堵塞制度漏洞,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为鉴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案发单位把“保护伞”典型案例专题剖析列为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重要内容,发挥以案释纪、以案说法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截止目前,全州各县市、州直各部门共召开警示教育大会870余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1306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7.1万人次。组织党员干部1300余人走进法庭,观摩庭审活动,警示效果显著增强。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和“深水区”,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将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和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定力、责任在肩的担当、除恶务尽的决心打赢这场斗争,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向全州各族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巴州纪委监委  杨慧  刘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