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队伍

    且末县:回访有“温度”扶正干部“方向盘”

    发布日期:2020-03-06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老孟同志,我们来看看你,最近怎么样?工作开展的顺利么?有什么困难跟我们尽管说。”一大清早,且末县琼库勒乡政府院子里,来了2名“不速之客”,笑眯眯的到办公楼找干部吐某和孟某聊天。

    “你们不要再跑了,为了我犯的错误,折腾你们跑那么多趟,我都不好意思了。说实话刚受处分的时候,心里是很难受的,也不敢和家里人说。现在想通了,处分的目的是让我吸取教训,把偏离的‘轨道’扶正,在‘翻车’之前扶正‘方向盘’”。孟某感慨地说。

    不久前,根据县委安排,有一个红枣大树移栽扶贫项目需要在该乡实施,分管扶贫工作的孟某和分管农林工作的吐某没有认真审核把关,在没有核实300亩土地性质、使用权等情况下,盲目代表乡政府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并实施红枣大树移植事项,最终导致合同无效,项目资金损失约173.9万元,贫困户无法享受扶贫项目和效益。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不正确履职,给国家财产,特别是扶贫资金造成损失,其行为违反了工作纪律。分管该项工作的吐某、孟某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受到处分后,吐某和孟某经常蹲到乡政府路边的渠口抽闷烟,甚至到食堂吃饭俩人也结伴悄悄从后堂溜进去打饭,县纪委监委了解到俩人的情况后坚持回访教育,俩人终于打开心结,重拾工作的信心和激情。

    在回访教育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全面了解回访对象对所犯错误的认识态度和改正错误情况、受处分后的工作表现以及所在党组织、同事的鉴定评价,通过多次面对面谈心谈话,引导受处分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并填写《回访登记表》,建立了教育回访工作档案。

    “刚受处分的时候,工作也干不动,就是时不时发愣,还没回神过来,干了半辈子工作了,自己怎么会犯这样的错,使专项扶贫资金没能发挥作用,我自己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跟县纪委监委的干部聊,跟老孟也聊,越聊越开,现在心里通亮着呢!你们放心好了!我一定要把工作干的比从前好!吐某向县纪委监委回访干部明确的表示。

    该乡党委书记则反映,从全乡党员干部普遍反映来看,“问题干部”吐某、孟某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逐渐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工作起色较大,很多群众反映,为老百姓干事的干部又回来了。

    自2019年以来,且末县纪委监委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先后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182人次。一批像吐某、孟某这样曾经“掉队”的干部经回访教育重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且末县纪委监委  张小明  季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