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万物呈辉,广袤的焉耆盆地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近日,焉耆县包尔海乡夏热勒岱村村委会里,当地村民自发地来送他们的“亲戚”。
“大兄弟,真是舍不得你们走啊!”夏热勒岱村一组村民阿米兰饱含泪水,拉着驻村干部的手说,“你们帮着家里干了这么多活,没让你们好好吃上一顿热乎饭,心里过意不去,你们都是好人,都是党的好干部,等我们忙完了这一段,你们一定要到家里做客,给你们做拉条子、炖大盘鸡。”
“大姐,你送到地里的馕香着呢!我还想吃几顿呢。”驻村干部七嘴八舌地说,“你们忙完了,大姐你一定到库尔勒来,让我们也尽尽地主之谊。”
原来,阿米兰一家原本就比较困难,今年她家共种植16亩甜菜,甜菜长势喜人,但秋收劳动力短缺,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加上近日焉耆盆地大范围降温,如再不及时采收,会严重影响到产量与收入,州纪委纪检监察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阿米兰家收甜菜,才有了今天送别时的场景。
连日来,自治州纪委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他们白天下地干活,帮村里的百姓掰玉米、收甜菜、运秸秆;晚上入户走访,帮村民家的孩子辅导作业,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他们与村民并无二致,黝黑的肤色,带泥的鞋帮子,一身的“乡土气”。他们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阿达西”(维语:好哥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标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
在包尔海乡夏热勒岱村喀斯木江家,喀斯木江的大儿子,围着州纪委干部王向阳,“王叔叔,你走了什么时候回来?我有不懂的题怎么办?”“伊米让,你要好好学习,等你下次考试考进班里的前十名,叔叔就从库尔勒带礼物看你。”王向阳拍着伊米让的脑袋,转过头,拭了拭已经湿润的眼睛,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盒巧克力,塞到伊米让的口袋里,径直向村口走去。
“纪委的干部不光能为老百姓做主,还能俯下身与我们老百姓在一起生活劳动,一点也没有架子。闲下来就帮家里的小孩辅导作业,给孩子教国语,和我们唠嗑,聊十九大报告里的涉农政策,合计明年种什么作物挣钱,真没有想到,我们纪委的干部种地也是行家里手。”喀斯木江看着远去的王向阳对自己的爱人说道。
州纪委干部孔万里翻开自己的日记本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党打天下靠的是老百姓,我们党治天下自然也是为了老百姓,老百姓是泥土,共产党是树,我们共产党人根扎得越深,我们党就越发具有生命力,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只有脚上有泥,才能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