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州纪委十届四次全会

    巴州:“三箭齐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18-11-07信息来源:巴州报社浏览次数:0

    连日来,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全区深化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紧密联系实际,“把脉问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力求精准发现、精准监督、精准整治,用铁的纪律和作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发“巡察箭”,为脱贫攻坚“把脉问诊”

    打靶要对准靶心,治病要对症下药。基层是党的各项扶贫攻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利剑出鞘,斩断伸向扶贫、民生款物的黑手。

    “且末县住建局对安居富民房建设缺乏有效监管,个别农牧民安居房建设存在质量问题。”“若羌县扶贫开发进入巩固提高期间,十大专项行动牵头部门有所松懈,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份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报告单不仅让被反馈部门负责人红脸出汗,也再次敲响警钟。

    巴州党委针对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的监督难题,充分发挥机动式巡察“小队伍、短平快、游动哨”的特点,从州党委巡察组抽派政治可靠、能力过硬、熟悉扶贫业务的21名巡察干部,组成7个专项督查组,围绕重点人、重点项目、重点扶贫资金,按照“听、看、查、找、问”工作要求,深入全州9个县市基层一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根据发现的问题线索再逐级“上溯”找原因,开出一份份精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诊疗单”。

    在开展专项巡察的同时,巴州纪委监委还制定下发《关于对脱贫攻坚工作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对自治区巡视八县一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摸底,并要求各县市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认真开展自查,划列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明确时限,挂图作战,逐条逐项对账销号,督促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改任务见底清零,形成横向覆盖、纵向延伸的巡察监督网络新格局。

    发“督导箭”,确保整改落实不打“白条”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期,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紧要关头,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尤为关键,脱贫攻坚务必精准施策,方能决战决胜。”巴州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在全州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项群众工作督导动员培训会上强调。

    针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巴州纪委监委制定《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党委(党组)履行深化专项治理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主体责任办法》,督促全州各级党组织扛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按照“管政策出台就要管政策落实、管资金分配就要管资金使用和资金安全”的要求,明确责任清单,强化督导检查,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结合群众工作督导,专门制定《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项群众工作督导方案》,组建4个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从10月20日开始,对自治区确定的14个深度贫困乡镇、16个深度贫困村和自治州3个扶贫重点县、38个贫困村进行督导检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突出政策落实、责任落实、项目落实、资金落实、补齐短板、扶志扶智、能力提升、整改落实八个重点,深入查找脱贫攻坚中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畜牧产业脱贫、安居富民工程等5个方面14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精准督导,面对面向群众了解扶贫情况,摸排问题线索,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确保脱贫攻坚精准落实。

    目前,巴州4个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共对八县一市的18个乡镇(街道)、21个村(社区)、4个单位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入户走访贫困户282户799人;发现问题线索235条,其中,立查立改问题11条。

    发“问责箭”,惩处一个、警醒一片、教育一方

    “2013年6月,经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党委原副书记、乡长阿迪力·巴拉提安排,阿克提坎墩乡工作人员通过伪造项目资料,套取牲畜养殖扶贫项目资金10万元,用于购买公务用车。此外,阿迪力·巴拉提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日前,巴州纪委监委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问题公开曝光,把警示教育的“活教材”用好用透,真正达到惩处一个、警醒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持续释放扶贫领域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高压态势。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巴州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表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纲领。只有通过追责问责,才能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警醒起来,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担子挑起来。

    为严肃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纪律,巴州纪委监委制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实施单独建账,集中管理。同时,加强与州扶贫开发小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整改的措施等,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研判,按照问题线索处置规范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严肃查处。一般性的问题线索,交由乡镇纪委主办,上级纪委监委挂牌督办、限期整改;较为复杂的问题,由县市纪委监委直接立案审查,切实快查严处,必要时州纪委监委实行直查,彻底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9月21日以来,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6起,立案审查3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组织处理3人,追缴退赔款物16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