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风政风

    和静县:聚焦群众关切 狠抓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

    发布日期:2017-10-01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察局网站浏览次数:0

    “知道吗?昨天县纪委的干部下午来我们家了,问我帮扶对象的姓名和来我家的次数。”“我们家也去了,跟我核对村上发的扶贫羊的数量。”近日,在和静县乃门莫敦镇的健身广场几位村民拉着家常,聊着近期该县纪委专项督查工作组明察暗访的事。

    为切实解决发生在涉农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县纪委采取措施,深挖细查问题线索,将问题线索搜集延伸到村级“末梢”,深入村组、农户了解村情民意。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群众大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排查问题线索,并设置专门的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利用纪检监察网站等现代资讯平台受理举报,排查梳理问题线索,并结合县委巡察工作,通过张贴巡察公告、在醒目位置设置群众意见箱,受理群众举报。

    针对群众反映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紧盯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重点领域及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管理、项目实施等重要环节,开展线索精准集中排查,建立台账。高度关注苗头性和趋向性问题,建立“廉情预警”机制,派出2个扶贫领域“廉情预警”督导调研组分别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全面了解真实情况,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的扶贫领域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深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由该县党委、纪委、“访惠聚”工作组、扶贫办抽调26人组建4个“扶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组,紧盯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兜底保障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围绕自治区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和“十大行动”,对12个乡镇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扶贫文件执行是否到位、扶贫惠农资金是否到位、工作落实是否到位;从扶贫项目、资金的审批、分配、管理、使用等重要环节入手,以专项督查的形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截留挪用、冒领私分、套取骗取、滞留延压等问题,是否存在作风飘浮搞形式主义、数字脱贫、贫困退出不真实等现象。

    截至目前,专项督查工作组走访群众126人;召开座谈33场次;召开群众大会16场次;接听群众电话21次;接待群众来访9次;梳理问题、意见35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24次,作风督查36次,现场纠正问题19个。(和静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