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交流引才”为巴州纪检监察工作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近日,新疆巴州纪委监委召开河北援疆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会,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全州18名河北援疆纪检监察干部代表畅谈援疆心得、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收获感悟。
来自河北省泊头市纪委监委的援疆干部魏林到轮台县纪委监委报道的第四天,就参与了该县某专案查办工作,连续60多个日夜吃住在单位,连大门都没出过。
谈到援疆收获,魏林感触颇深,“我有幸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挂职轮台县纪委副书记,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援疆干部,必须勇挑最硬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几个月的锻炼,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
无论河北,还是新疆,纪检监察干部都有着共同的“铁军基因”,忠诚干净担当的作风就像镌刻在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的符号。
援疆期间,巴州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对工作赤诚奉献的情怀,让来自邯郸市纪委监委的王润州深受触动。他说,“作为一名‘00’后纪检监察干部,我学到了巴州纪检监察干部身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援疆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既夯实了思想根基、锤炼了忠诚品格,更夯实了务实作风。”
张家口市宣化区纪委监委的姜红斌,当组织征求意见安排她去和硕县援疆时,她毫不犹豫地表态服从安排,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疆之路。她说,“在和硕,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拓展,我的政治品格得到了锤炼,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我知道,是马兰精神指引着我,成为我永远的精神高地。”
谈到“离疆留什么”,来自河北省承德市纪委监委的黄浩然,介绍了自己在尉犁县纪委监委探索推行“工程式办案”工作制度的情况。
“我结合自己分管的审调工作实际,设计推出‘案件任务分解表’‘案件周工作计划表’两张表,各办案室组、乡镇纪委将问题线索、在办案件,按照谈话、调证、报告撰写、组卷改卷等项内容细化分解,并列出计划完成时限,量化任务,案件进度和质效均得到显著提升。”
与黄浩然一样,来自邢台市纪委监委的王新书将原单位较为成熟的“信访举报阳光反馈机制”引入若羌,并研究出台防范化解重复举报、实名举报办理等多项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传帮带”,将好经验好做法真正留到了若羌。
援疆干部留下了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更留下了浓浓的情谊。
半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河北廊坊与巴州焉耆虽山水相隔、路途遥远,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难忘岁月,让我和战友们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我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为两地纪检监察工作交流交往交融贡献力量。”廊坊市纪委监委杨熠说。
截至目前,河北省、新疆巴州已接续开展4批“双向交流引才”项目,河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后选派73名优秀干部到新疆巴州工作交流、指导帮带,巴州纪检监察系统选派66名干部赴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跟班学习、提升锻炼,两年来,共汇总收集援疆干部意见118条。
“下一步,巴州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双向交流引才’项目,加强与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对接交流,借助河北省经验优势,不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推动巴州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再突破、再进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巴州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纪律保障。”巴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巴州纪委监委 满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