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8月20日至10月25日,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专项巡视。2023年12月5日,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向巴州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强化站位,优化组织,从严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专项巡视整改工作
(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抓整改。巴州党委深刻认识抓好巡视反馈整改的重大意义,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坚持把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坚定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巴州党委多次召开巡视整改专题会议,主要负责同志示范带头落实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州党委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统筹推进、各部门单位狠抓落实的整改工作体系,全力抓实整改、提升工作成效。
(二)以上率下,压实责任抓整改。成立落实自治区党委专项巡视基层组织建设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整改工作遇到的问题,分析评估整改效果。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确保短期内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效。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明确整改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确保巡视整改无遗漏、无盲区、无空白。坚持定期研究汇总,实地验收整改实效,推动各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工作、销号清零。
(三)实化成效,统筹兼顾抓整改。加强工作统筹、任务统筹、力量统筹,把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同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向巴州党委反馈意见等一并纳入整改“大盘子”,一体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把抓好巡视整改同推进自治州年度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贯通起来,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高质高效落实。
二、聚焦目标,逐条推进,确保巡视整改有力度、有成效
(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方面
1.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本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常委会集体学、领导示范学、党员干部主动学等方式,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理解、领会贯通。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学法学规,常态化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内法规。制定《巴州党委常委分片包联县(市)工作措施》,常委班子示范带头深化运用“四下基层”,每季度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摸实情、解难题、促落实,推动难点堵点问题解决,将学与做有效衔接,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强化基层治理效能。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制定《2024年自治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重点任务清单》,压实牵头单位的责任,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具体措施,以“大党建”思维,凝聚治理合力。健全“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中心)户”的组织设置,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全面推行单位联社区包小区结对共建工作,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小区结对共建,全州在职党员到社区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全面落实“2112”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干部住村工作,确保基层力量充足、队伍稳定。制定村级“一支部三中心”、社区“两中心一站”规范建设措施,全州在村各支力量整合至“三中心”、社区干部整合至“两中心一站”,促进各支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实施“七下乡村”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法律援助、金融惠农等便民服务功能融入村级阵地,服务功能更加丰富。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石榴籽服务站”内经常性开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活动,做到村级阵地“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群众常来,聚人气、聚活力、聚民心”。
3.压实县市党建主体责任。州县党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定期召开州县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县(市)、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汇报,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建立州县领导抓分管领域和包联县市(乡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指导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层层传导责任压力。规范推进“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常态化落实评定正向激励措施。开展基层政权类项目现场核查工作,推动基层政权项目建成使用,进一步强化基层政权项目为民服务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不断提升。
4.基本完成基层基础保障工作。落实乡村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要求,做好上级专项资金拨付和县级经费配套。加强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审核,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制定全州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规范完成全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及时调整薪酬,落实“五险一金”、体检、休假等福利待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师大联考,推荐优秀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不断壮大。
5.加大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力度。从严落实“四个一”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包联帮扶措施,压实县市党委主体责任、乡镇党委具体责任、组织部门协同配合责任,全面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回头看”,坚决补齐整顿工作的短板,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到加强。
6.优化驻村工作。坚持精兵强将上一线的理念,选派部门单位优秀后备干部、职级公务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选优配强驻村工作力量。对全州村级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开展“实战化”培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统筹领导能力,组织在村各支力量,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落实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结对帮带工作机制,全州驻村干部全覆盖与村干部建立结对帮带关系,帮助基层干部提升履职能力。修改完善驻村干部谈心谈话、考勤管理、日常考核、关心关爱、调整轮换等制度,驻村干部日常管理更加规范。
(二)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
1.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我和亲戚游家乡”“我邀亲戚来做客”“欢欢喜喜过大年”等融情联谊活动,持续优化丰富“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组织餐饮企业参与“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年夜饭”活动,打造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靓丽品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等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2.持续推动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覆盖。制定全州社会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方案,指导县市系统规划推广工作,分层分级抓好培训,全面提升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常态化办好“农牧民夜校”,建立中小学教师授课指导机制,扎实做好“中心课堂”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师生校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各项措施,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环境,有效夯实了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的根基。
(三)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
1.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自治区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细化工作措施,明确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以专兼结合的方式,配齐配强乡镇、村乡村振兴专干。择优选派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有培养潜力的村“两委”正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对口援疆省市标杆乡镇村(社区)跟班学习锻炼,全面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扶贫项目收益率的能力。健全完善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机制,全覆盖完成扶贫资产和项目库建设情况自查。
2.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实行“党委牵引+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多元拓展”模式,统筹实施30个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以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为切入点,以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为出发点,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各县(市)积极申报乡村特色产业示范村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互促共赢。
(四)关于聚焦基层治理不正之风、整治侵害群众身边微腐败方面
1.加大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指导县乡两级细化实化集中整治重点任务,聚焦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等民生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统筹县乡村三级力量,选优配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调整优化纪检监察协作区,建立村(社区)交叉监督检查片区,开展协同监督、交叉监督,常态化抓实问题整治工作。
2.深入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制定巴州村级事务公开目录,重点围绕落实“四议两公开”六个程序,专题开展全州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提升推动定期公开村级事务规范化、常态化能力。制定《村(社区)“四议两公开”工作手册》,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县市清产核资工作,落实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制度,不断提升村级“三资”规范管理水平。
(五)关于加强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乡村领导班子梯次配备,建立乡村正职领导后备人选储备库,注重选拔熟悉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治理等专业知识的干部进乡村领导班子。落实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审批制度和村干部联审备案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相关措施,推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考试等激励保障措施。
2.提升村级后备力量整体素质。坚持把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群众基础好、文化素养高的能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动态调整村级后备力量库,优化力量储备。严格县市、乡镇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及“两委”班子成员落实村级后备力量“1+1”帮扶机制,将村级后备力量纳入“三中心”进行实践锻炼,择优选派村级后备力量赴疆外跟班学习锻炼,实现村级后备干部教育管理常态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按程序推荐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了村干部队伍建设“备”和“用”的良性循环。
3.强化基层法治化队伍建设。制发《自治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压实各县(市)行政执法部门责任,将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执法资格管理纳入依法治州绩效考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基层行政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分类分级分层培训,保证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开展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
三、以巡促建,常抓长治,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巴州党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深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常抓常改长治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要求在巴州落地落实见到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持之以恒推动整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根本,推动全州各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做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持续整改、提升成效作为检验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能力、政治水平的“量尺”,定期汇报巡视整改进度情况,专题抓好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堵点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巡视整改方向不偏、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解决问题、强化整改实效。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把整改作为强化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主攻重点,作为履行好职能职责的基本要求,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咬住问题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做到全面改、彻底改、深入改。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及时组织“回头看”,再督查、再巩固、再提升。对未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制定推进计划,时时跟进整改,确保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强化成果运用,注重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举一反三,持续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推动巴州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升级。
(三)完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提升基层党建质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整改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管用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制度意识,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批基层党建制度机制,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制度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996-2228301;通信地址: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巴音东路41号巴州党委组织部;邮政编码:841000;电子邮箱:xjbzzzb2024@163.com。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