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风政风

    若羌县:巡审联动 提升巡察质效

    发布日期:2022-03-18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本期巡察工作即将启动,我们要把审计局前期通报提出的部分单位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后勤管理混乱等问题纳入巡察内容。”日前,在若羌县十一届县委第二轮巡察动员会议上,该县巡察办主任强调。

    近年来,若羌县积极探索实行“巡审联动”机制,通过巡前沟通会商、巡中协作配合、巡后成果共享等机制,把巡察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监督的专业性统筹结合,有效提升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实现了“1+1>2”的监督效果。

    每轮确定巡察对象前,县委巡察办都会先行征求审计部门意见建议,对审计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优先考虑安排巡察。审计部门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将巡察发现的群众反应强烈、廉政风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安排。

    “巡察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财务和经济方面的专业性问题,如果巡察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就很难仅从财务凭证中快速发现‘猫腻’。”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增加巡察“底气”,县委巡察办及时将作风优良、业务突出的审计人员纳入巡察人才库,每轮巡察抽调审计干部参与巡察工作,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专业优势,切实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各巡察组按照程序向审计部门了解有关资料,每轮巡察工作结束后向审计部门提供巡察报告,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巡察农业农村局时,要将审计报告中涉及的农机补贴发放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等问题纳入工作重点,推动审计问题整改到位。”巡察机构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对没有严格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屡审屡犯”等问题加强巡察监督。

    与此同时,审计部门将巡察发现的重大经济问题、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纳入审计范围,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巡察机构将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监督范围,提升监督合力,共同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提升巡察效能。

    据悉,自开展巡审联动以来,已对该县10个党组织进行了巡察,发送征求意见函100余份。(若羌县纪委监委  李强 苏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