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新疆:强监督助力畜牧大区向强区迈进

    发布日期:2021-11-04信息来源:未知浏览次数:0

    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和广袤的牧区,畜牧业一直是自治区的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畜牧强区是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样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美景,不一样的是新疆从畜牧业大区向强区转型过程中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气象。今年以来,全区加快实施农区畜牧业振兴行动,立足保供增收、提质增效,强化政策、项目支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专题座谈、个别谈话、实地调研……日前,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围绕畜牧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等情况,到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开展监督检查,这已是今年第四次专项监督。

    依据畜牧兽医局职能职责,驻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列出11项监督清单,对照清单内容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督促建立整改台账,并定期进行“回头看”,压实主体责任,确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在2021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上,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一览昭苏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欣赏万马奔腾的壮美景观,也感受到新疆马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伊犁州昭苏县被称为“中国天马之乡”,近年来,马产业实现多元发展,在品种选育、文化旅游挖掘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州、县纪委监委紧盯马产业项目落地、扶持资金发放跟进监督,从纠治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入手,集中整治影响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助力天马产业跑出“加速度”。

    蓝天白云下,膘肥体壮的羊群,错落有致的畜舍,现代化的养殖场,笑容满面的牧民……秋日,走进尉犁县墩阔坦乡,现代畜牧业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享有“天下羊肉尉犁香”盛名的羊肉就出产在墩阔坦乡一带。

    和以前分散养殖、自产自销不同,如今墩阔坦乡推行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模式,全乡已有规模化养殖场4个,养殖户625户,存栏量达9万只,走上了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像这样2000多只规模的合作社,每年能收入35万元。”在库木巴格村双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木合塔尔•哈斯木面对来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周边320户农户增收,从采购饲料、品种改良,到订单销售,农户不仅可以享受优质的服务,还让产品走得更远、卖出更好价钱,很多牧民都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

    尉犁县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养殖合作社量身定做监督方案,围绕乡村振兴项目、村集体资金监管等事项,从项目决策、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项目施工、资金拨付、村财使用等方面,列出监督任务清单,联合乡镇纪委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对全县合作社管理及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式监督检查,用铁的纪律保障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好环境、好牧草,如何养出好牛羊?根据《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区坚持生态化发展方向,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各地畜牧业加快向绿色、有机转型,从土地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流通环节,推广全程标准化生产。

    在位于昌吉市滨湖镇的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操作机械化挤奶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乳香。“奶农合作社项目申报顺利吗?企业存在的困难相关职能部门有没有及时帮助解决……”昌吉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一边查看项目实施情况,一边向企业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

    昌吉市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推进畜牧业产业化长足发展。昌吉市纪委监委立足“为企业解难题”,组成“市乡(镇)村”三级联合监督检查组,聚焦惠民惠企政策落实等开展监督检查,为提高畜牧业发展综合效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畜牧大区向强区迈进的路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部门协同、落实依法治牧、健全考核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做实做细监督,为擦亮新疆畜牧业金色“名片”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