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视界

    新闻视界

    镜头 | 非遗传承

    发布日期:2021-09-13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静县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坚持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特有的民间舞蹈,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使该民间艺术得到发扬和继承,和静县每年都会举办一场萨吾尔登表演会。(斯才层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达慕大会

    每年7月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举办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那达慕大会上进行男子摔跤、赛马和射箭技赛以及民族服饰展演活动,独具民族特色。(王福生 摄)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骨雕

    骨雕,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该工艺在和静县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艺人以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美好的历史寓意,在动物的骨骼上通过不同的刀法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作品,带给人一种浑厚质朴且细腻精致之美。(根登加甫 摄)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场

    每到转场,和静县牧民就会携家带口牵着载满毡房、用具的驼队,赶着牲畜沿着牧道浩浩荡荡向牧场前行。据悉,牧民转场是生命的迁徙,一年要按季节转场4次。(李斌 摄)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驯马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为了满足马的不同用途需求,驯马技能也得到了推广。目前蒙古族驯马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春季,牧民便开始了驯马活动,驯马者也被称作为“草原上的套马汉子”。(赛尔木加甫 摄)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马

    赛马是蒙古族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和静县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都会有赛马活动。(赛尔木加甫 摄)

     

    (和静县纪委监委  王金花 整理 | 责任编辑  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