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躬身一线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发布日期:2021-07-14信息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浏览次数:0

    “这次观摩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回去后我要优化自己的养殖管理方式,让牲畜长得越来越好,让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巴州焉耆县呼尔东村四组养殖户依米提·库尔班说。

    近日,巴州纪委监委主动牵线搭桥,组织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东村13名养殖户代表和村干部,来到库尔勒市阿瓦提乡,观摩学习畜牧业先进养殖技术和经验,为今后发展养殖业明确思路。带领农牧民赴外县市观摩学习,是巴州纪委监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当前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焉耆县纪委监委把党史学习成效融入日常,联合职能部门深入商业网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找准“病灶”,精准发力,多渠道收集服务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推动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贾凤娇 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巴州纪委监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建立“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员”分别对口包联“村、组、户”三级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由州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包联焉耆县呼尔东村,机关13个党支部对口包联7个村民小组,委机关225名党员干部包联504户村民,下沉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增强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根据支部包联队组工作要求,州纪委监委13个机关党支部联合7个村民小组,通过召开村组干部恳谈会、群众交心会,熟悉村组社情民意、搜集群众诉求,靶向找准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提出措施办法,点对点、实打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

    在该州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呼尔东村流转了近16000余亩土地,很多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工挣钱。

    四组村民张又勇表示:“我把土地流转出去,还能在自家地里务工,可以同时赚两份钱,收入比以前增加很多。”

    土地流转,既能整合村里的土地,又能统一种植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不仅激活了农村各类生产资源要素,也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还解决了村民的就近就地就业问题,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

    “土地流转,转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巴州纪委监委驻呼尔东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绍华介绍说。

    为确保土地流转的村民就近就地就业,该州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还主动对接呼尔东村附近的焉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都酒庄、中菲酒庄等用工单位,与他们签订劳务用工协议,转移富余劳动力近200余人,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目的。

    对于土地流转后仍想自主创业的村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积极谋划,为村民出点子谋思路,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并邀请焉耆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专家和村里的养殖大户为村民上课,传授相关养殖技能。目前,呼尔东村已举办畜牧养殖专题培训班3期,近50户村民开始了散养户向专业化养殖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老百姓的需求,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把党史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巴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巴州纪委监委   李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