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末县

    ​​且末县:提级监督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发布日期:2022-10-14信息来源:且末县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必须管好用活。今年以来,且末县纪委监委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小微权利”规范化运行。

    为破解“三资”管理混乱等村级监督难题,进一步规范村(社区)集体“三资”运行管理,该县纪委监委在对全县13乡镇62个村(社区)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行情况,选取9个重点村探索推进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村(社区)基层一线,着力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实现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实践中,针对村集体监督力量薄弱、靶向不精准、人情干扰等因素,该县纪委监委整合“室组乡”监督力量,由县纪委监委党风室牵头统筹,组成了“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2个联动提级监督检查组,分片区下沉到9个试点村,通过座谈了解、查阅资料、走访入户等方式开展提级监督。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27次,发现问题线索134条,目前已完成整改57条。

    在阿羌镇萨尔干吉村,村委会与该县铁塔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2年时间该公司未履行租赁费,巴格艾日克乡其盖喀什村30余户村民在2021年承包村集体土地却未缴纳承包费,造成村集体资金未及时收回。针对此类问题,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财政局、农经局等职能部门督促相关村集体限时收缴拖欠土地租赁、承包费用。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对提级监督检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并印发全县各村(社区)对标对表整改,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办,有效加强了基层“小微权利”监督制约,以点带面效果明显,专项整治以来,全县精准发现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各类问题线索517条,目前已完成整改235条;挽回经济损失437万余元,助力村集体增收374万余元。

    “以前对‘小微权利’的认识使用还是不到位,通过检查组和职能部门的指导帮助,今后工作更有方向更有目标了。”该县纪委监委近日在琼库勒乡琼库勒村开展“回头看”时村支书热娜姑·麦麦提说道。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紧盯县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履行情况,对各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统计)发展中心履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未正确履行工作程序1人立案处理,发现“村财乡管”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8条,已完成整改。

    “规范运用‘小微权利’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发挥监督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且末县纪委监委 梁斌 唐孟娟)